2018《台灣週 – 吹台風》
寶島送來一縷文化新風 一齊看展賞樂品
為了持續推廣台灣文化風潮,共享兩地經驗,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將於今(2018)年4月12日至22日期間舉行「台灣週」活動,以「吹台風」作主題,一連兩個週末,活動深入澳門街區,在澳門國父紀念館、邊度有書、井井三一繪本書屋、澳門現場音樂協會等地點舉辦,包含展覽、講座、音樂會與工作坊及建築歷史導覽。
畫家王傑作品將牽引觀眾想像漫步基隆故事,呈現藝術與文化保育的緊密關係;靈魂美聲排灣族歌手ABAO阿爆,要用她的古音母語搭配不同曲風,創作征服聽眾耳朵;台灣文學系列講座串連澳門與當地知名獨立書店邊度有書、井井三一繪本書屋舉辦三場講座,邀來台灣作家伊格言與澳門詩人袁紹珊對談、台灣小說家楊富閔與澳門知名學者李展鵬對話、台灣插畫家鄒駿昇與澳門平面設計者鄭志偉對談。開幕活動則特別安排台灣新銳中樂家任重與杜宛霖,以笛簫加上揚琴演繹新世代創新曲目。 愛戀海港-王傑水彩畫展 首度來澳展出 分享文化保育經驗 獲獎無數的王傑老師,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美術博士,目前定居基隆。此次展出的作品深刻的反應出作者在這個城市中所見,所查與所思,有單一城市風景的直觀呈現,有對這個城市全景式的描繪(長卷地圖),也有因為社會議題關注後的特定描繪呈現。這些不同的創作主題,呈現出畫家在整個城市中生活的真實切面。配合展覽,將舉行相關講座與工作坊。適逢澳門台灣週活動,特邀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合作,安排文物大使為參觀者講紀念館的歷史及建築特色。 金曲獎得主ABAO阿爆 音樂會 來自土地的音樂 唱出大海的旋律 ABAO阿爆 (阿仍仍 Aljenljeng Tjatjaljuvy ),台東排灣族,2003年《阿爆&Brandy創作專輯》曾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,2014年為完成外婆記錄保留傳統東排灣古謠的心願,錄製《東排三聲代》排灣古謠專輯。創作專輯《vavayan. 女人》獲得2017年第2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與最佳專輯製作人兩項大獎。 選擇以排灣族語作為傳達內容,不僅為了傳承古謠,也讓音樂內容更為自由,專輯曲風多元融合搖滾、靈魂、雷鬼、R&B等,聽不懂歌詞的聽眾,在阿爆(阿仍仍)聲音豐沛地情感牽引下,依然征服聽眾雙耳。4月14日(六)晚上9時在澳門現場音樂協會 LMA舉行。 台灣文學系列講座 轉角遇見作家 街區文學初體驗 台灣文學系列講座串連澳門知名書店 - 邊度有書、井井三一繪本書屋,邀來台灣創作者齊聚澳門,澳門朋友們孺慕作家身影風采,機會難得! 伊格言是當代華文小說界重要的作家之一,4月12日(四)晚上7時將以「想像世界的方法 – 小說、詩與AI」為題,與澳門詩人袁紹珊對談;電視劇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是台灣新秀作家楊富閔小說集《花甲男孩》所改編,寫出了青春世代對鄉土的複雜情懷,4月14日(六)下午3時他將與澳門知名學者李展鵬對話;台灣插畫家鄒駿昇以「走向國際的創作之路」為題,4月14日(六)下午5時與澳門平面設計者鄭志偉對談。 本次活動感謝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(澳門)、長榮航空公司的場地與交通支持,使得台灣週活動得以更完整。台灣週將於4月13日(五)下午6時於國父紀念館盛大開幕,「愛戀海港-王傑水彩畫展」作為開幕活動並有音樂會,歡迎大家前來,感受台灣藝術家與創作者接踵輪番獻藝展現各自精采! 【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簡介】
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是台灣在香港的文化櫥窗,分享具趨勢性、獨特性、創造性的台灣生活價值與文化現象。同時也是台港藝文媒合中心以及服務平台,跨越文化差異,促成兩地創作者、業界、市場端的對話,並建立雙向互動的策略模型,以強化台港澳之間的文化鏈結。中心每年辦理「台灣週」、「台灣月」、「台灣式言談」,以及各種議題的沙龍座談與藝文活動,並積極透過與香港、澳門在地的文化單位、藝文活動合作,創造對話。 |